| 所在地区: | 浙江-丽水-松阳县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1日 | 
民国卅一年(1942)9月19日,浙江松阳县古市常平仓仓库管理员孟宗向浙江地方银行松阳办事处主任石某呈递了一份字字血泪的紧急报告,详实记录了日军侵扰期间古市常平仓遭劫毁的惨痛经过。这份泛黄的历史档案,至今仍无声诉说着那段民族苦难记忆。
常平仓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民生保障机构,肩负着“以丰补歉、平抑粮价”的重任。据档案记载,古市常平仓分设下街相公庙仓库(存谷98154市斤)、城头飞来庵仓库(存谷188724市斤8两)两处。经1942年8月前多次调拨后,实际存谷量仍达99244市斤8两,这些粮食是战时军民的生命保障。
1942年8月1日,日军铁蹄踏破松阳古市。敌机在古城上空盘旋轰炸,爆炸声震耳欲聋,熊熊烈火吞噬着街巷,全城陷入混乱。时任管理员孟宗在弹雨中奔走,仓丁们冒死守护粮仓。在极端危急情况下,曾向上级请示处置办法,但未及获得回复,日军已蜂拥入城。在仓促撤离过程中,数名仓丁不幸落入敌手,两座仓库的存粮被洗劫殆尽,百年粮仓被破坏。
松阳素有“处州粮仓”美誉,其地处浙西南要冲,在抗战时期成为重要的粮食转运枢纽。随着沿海沦陷区扩大,国民政府在此囤积了大量军粮民食。1942年夏,浙赣战役爆发,日军为实现“以战养战”的战略企图,对占领区实施残酷的“三光政策”。据《松阳县志》(新编)记载,民国期间,粮食储藏设集中仓、收纳仓、临时仓等。31年(1942),集中仓有城内肖祠、河头潘祠、古市飞来庵等16座32廒,收纳仓有古市相公殿等11座20廒,两用仓、临时仓有王村叶祠、城内社仓等13座37廒,共40座89仓存粮食12094石。另有各乡村义仓275廒储存积谷15460石,这些粮仓在8月日军的扫荡下诸多被毁,古市常平仓惨案仅是其中一例。
粮食安全是民族存续的生命线,更是战时国家的命脉所系。古市常平仓浩劫之后,松阳地区粮价暴涨,饿殍遍野的惨状令人扼腕。档案中那斑驳的墨迹,不仅是侵略者经济掠夺的如山铁证,更是一曲民族苦难的泣血长歌。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这些发黄的纸页仍在无声地控诉着: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每一座焚毁的粮仓,都可能意味着生命的消逝。
ZJEG_RSS.content.end 查不全的图片内容附件请点击此链接查看http://www.songyang.gov.cn/art/2025/7/1/art_1229361215_59005758.html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