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浙江-杭州-滨江区 | 发布日期: | 2025年9月2日 |
在浙西南,千年古城龙泉正经历着一场深刻且影响深远的城市变革。设市3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不到4平方公里扩展到15.6平方公里,并规划拓展至26.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38%提升到70.8%,入选全省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试点县。
城市建设与更新是驱动跨越的关键引擎。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强城”“兴村”“融合”作为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路径,高标建设“剑瓷龙泉·品质共富”发展轴,突出以“强城”为重点带“兴村”促“融合”,实施“东拓、西进、南优、北连、中兴”发展战略,全速推进“河山田”生态融合示范区等五大城市组团开发,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核心牵引作用,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特约摄影师 张有钢 摄
顶层设计定框架 一江两岸展新姿
百里瓯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将龙泉这座山水之城分为瓯江北岸与南岸。当晨雾漫过溪面,北岸,青瓦白墙渐次苏醒,诉说着古城韵味;南岸,塔吊迎着朝阳转动,勾勒着新城轮廓……这幅“一江两岸”的生动画卷,正是龙泉打破空间桎梏、重塑城市格局的精彩开篇。
素有“处州十县好龙泉”美誉的龙泉,也曾面临着发展困境。老一代龙泉人都知道,过去老城区人口密集、空间局促,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周边区域因缺乏规划,发展相对滞后。1992年,龙泉市旧城改造工作拉开帷幕。至2010年,城区东部高楼林立、街道宽敞,行政中心、中国银行、国税大楼、法院大楼等相继竣工,成为龙泉新的繁华区块。
龙泉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开展名城扩容提质行动,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综合能级,并谋划了“东拓、西进、南优、北连、中兴”战略布局。2022年以来,五大组团齐发力,城市生长脉络清晰——东拓,以武潭—临江区块为主,打造多用途、高颜值、开放共享的滨江活力新社区,让繁华向东延伸;西进,谋划启动龙泉市河村—宏山区块及兰巨大汪区块开发建设,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加快城市沿水岸向西发展推进;北连,以剑川大道北延打通城区南北“大动脉”,构建快速通道,激活北部发展新空间;中兴,启动龙泉市棋盘山区块开发建设,打造集文旅休闲、生活宜居、创业创新为一体的品质绿心城市阳台。
交通先导项目成为拉开城市框架的关键抓手。备受关注的执中大桥已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瓯江北岸华楼街“断头路”的历史。以往市民往返南岸武潭区块需绕行半小时以上,如今通勤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前进城绕远路,现在桥通了,彻底变样了!”剑池街道石武村村民叶遇成感慨道。该桥的贯通不仅极大便利了群众出行,更显著激活了武潭临江区块的土地价值,为商业开发和产业布局铺平了道路。
“龙窑路西延工程打通了龙窑路断头路,向西延伸连接凤凰路,形成东西向的交通大通道,促进河山田区块开发;向北延伸,将剑川大道打造成城市中轴线和南北向贯通的快速通道。同时,通过站前大道工程,实现站前区块与河山田区块的快速连接,通过北互通连接线工程,打通剑川大道断头路。”据龙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组团开发中,武潭临江区块、“河山田”生态融合示范区、棋盘山城市中央公园等项目各有侧重、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龙泉城市发展的坚实骨架。
城市核心功能区建设同步推进。作为“中兴”组团的标志性项目,棋盘山城市中央公园经过一期、二期持续升级改造,已从昔日的普通公园变为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城市形象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以前这山头杂草丛生,如今不仅变漂亮了,功能更多,而且业态也丰富起来,成了全家人休闲的好去处!”市民项娟招的感叹,体现了城市中央公园建设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
随着“一江两岸”格局的不断深化,龙泉的城市肌理沿着溪流持续优化。北岸老城区通过更新改造,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不断完善便民设施,提升宜居水平;南岸产业区注重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厂房与绿地相映,构建起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武潭临江区块的江景资源与老城区的历史底蕴相互呼应,城西生态产业平台与城东新城商圈功能互补,城市各板块在协同发展中找准定位、释放活力。
如今的龙泉,正以龙泉溪为战略中轴线,推动“一核四区”城市骨架全面成型。这不仅是城市空间的物理拓展,更是对区域发展逻辑的重塑。这场格局之变,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基础,更彰显龙泉在全省“强城兴村融合”战略中的使命担当,为山区城市突破地理限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项目引擎促蝶变 功能品质双提升
在城市建设与更新发展的征程中,项目是当之无愧的核心驱动力。大项目引领产业升级,小项目改善民生福祉,双轮驱动之下,龙泉城市面貌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龙泉,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制瓷底蕴深厚。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便诞生于这份底蕴之上——这个前身为1917年建设的浙江省立改良瓷业工厂,后又历经小三线工具厂、艺术瓷厂、国镜药业等变迁,如今,通过城市文化会客厅项目建设,经过结构改造、活力再造,已成为龙泉文化新地标。
“改造时,我们始终秉持‘修旧如旧,补新以新’的理念,以剑瓷非遗为魂、工业遗存为骨,通过‘原址恢复+空间重塑+设施提升’的模式,让工业记忆与当代艺术有机融合,最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旅消费场景。”龙泉望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介绍。
承载着龙泉千年历史记忆的西街,在城市更新中同样焕发新活力。在1990年时,街道两边古老木质店面林立,因时代变迁,老街建筑已历经长久岁月,出现墙体斑驳、屋顶破损等状况。街道铺设的条石虽仍保持着基本走向,但多数已被岁月磨得凹凸不平,雨后积水顺着石缝渗入地下,久而久之让部分路段出现沉降,行人稍不留意便会踩进浅坑。
2018年,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我市秉持“不停业、不封街、不大拆、不大建,市场化、渐进式、微改造”理念对其修复活化。“我们对老旧建筑保护性修缮,保留历史风貌与传统韵味,对街区地下管网进行改造,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这两年,又匠心打造了西街三江口、龙建、林业车队、公园路路口等区块,为引入特色餐饮、民俗体验、文化创意等多元业态打下基础。”龙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这过程中,龙泉还深入挖掘独有的“剑瓷”“宋韵”文化,实施了“寻宋西街”重大文旅项目,精心设置了“悬丝木偶”“老街茶韵”“埠头漕运”“留槎听书”等特色游客赏玩节点,并通过服饰、美食、演艺、文创等多维度的呈现,重现了南宋时期的生活场景,打造出一条宋韵文化沉浸式体验街区,市民和游客在这里既能感受浓厚历史氛围,又能享受现代生活的便捷,大大丰富了城区游的底蕴。
全民健身中心的规划建设,也备受市民关注。该项目位于市体育馆南侧,总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超2.4万平方米,规划有游泳、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等多功能场馆及商业用房等配套设施。市城市开发建设中心负责人表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完善的设施与优质的服务,能让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预计2026年10月竣工,届时将极大推动龙泉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近年来,龙泉宝剑博物馆、城东综合体、城市文化客厅等地标建筑惊艳亮相,万达广场、龙渊新天地、上茶街、三江口等城市商圈精彩呈现……一个个项目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城市更新的奋进乐章。这些项目既守护着历史的根脉,又编织着未来的图景,让龙泉在功能升级与品质提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朝着“一江两岸、品质新城”的愿景不断迈进。
城市更新惠民生 触手可及获得感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红豆公园城市书房,照亮了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正专注地翻阅报纸,角落的孩子们围在平板电脑前,好奇地检索着绘本。
在城东城市书房,书架整齐排列,分区标识牌清晰地指向文学、科普、生活等区域。几位读者站在书架前,指尖划过书脊仔细挑选;靠窗的长条桌前,两个年轻人对着电脑屏幕轻声讨论,手边的笔记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要点。
作为龙泉25座城市书房中的两处,它们各以独特的个性接纳寻书人。这些市井间的知识驿站,用书香织就温柔结界,让翻书声、低语声化作养分,成为市民生活的安稳慰藉。
在不远处的城东百姓健身房内,跑步机有节奏地运转,市民吴斌在机器上挥汗如雨。他笑着说:“以前锻炼得跑老远到体育馆,现在下楼就能健身,太方便啦!”这几年在龙泉,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城市球场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一座可阅读、可慢行、可感知的品质城市气质愈加明显。
在莱茵花园小区,几位阿姨围坐在崭新的休息椅旁,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小区内,平坦的沥青路干净整洁,一旁的充电桩上,电动车正安静地充电。小区业委会主任李斌介绍道:“过去一下雨,小区里到处坑洼积水。现在,不仅路面翻新了,水电管网也全面更新,哪怕汛期也不会有积水。”自2019年开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全市共完成29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约79.3万平方米,涉及房屋366幢,户数6877户,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中山西路口袋公园里,也有不少市民在享受闲暇时光。市民谢正树感慨道:“以前这儿堆满了杂物,又脏又乱。现在可好了,孩子能在这尽情玩耍,是我们爱来的休闲好去处。”如今,全市39个这样小巧精致的“金角银边”口袋公园,镶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傍晚,散步的人群沿着平整的瓯江绿道缓缓前行。岸边垂柳依依,随风轻舞,几位摄影爱好者架着相机,正专注地捕捉留槎洲上白鹭在晚霞中起落的绝美瞬间,清澈的溪水中倒映着他们专注的身影。如今的龙泉,不仅河水清澈、岸绿景美,还串联起了云水街等热门文旅打卡点,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的双赢。
这些年,龙泉中学、龙泉浙大中学、启明实验学校等一批新校区建成投用,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丽职院龙泉分院成功创设;新建龙泉市人民医院并深度托管浙大二院,龙泉市中医医院迁建、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龙泉市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群众居住在龙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记者 吴根武 通讯员 刘影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