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浙江-- | 发布日期: | 2025年9月8日 |
记者 邬怡灵 单晓峰
在溪口镇壶潭村层峦叠翠的群山环抱之中,一座烈士陵园静默矗立,七位烈士在此长眠。1991年,退休教师周洪富拿起扫帚,开始了近三十载的无私守护:春夏秋冬,他弯腰清扫的身影,成了这片红色热土上最温暖的风景。2020年,退伍军人周友云接过了这把扫帚。如今,75岁的他依然坚守,延续着这场跨越时空的深情守望。
“壶潭三杰”
抗战史上的不朽丰碑
抗日战争时期,溪口壶潭曾是奉西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这里山高林密、民风淳朴,成为中共四明特委和浙东游击队的重要据点。“我们壶潭村曾有25名青年加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他们前赴后继、奔赴战场,为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乃至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却无一生还。”壶潭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元介绍道。其中,周乐天、周树春、周鸿耀3人被誉为“壶潭三杰”,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书写了壶潭革命史上最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周乐天,牺牲时年仅29岁,人称“虎胆英雄”。他不仅积极调解武装冲突、组建自卫队,还带领群众垦荒种粮、修路筑堤,不断壮大抗日力量。1943年冬,他在开展统战工作时遭遇爆炸袭击,重伤牺牲。周树春,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壶潭党支部书记,成功策反地方武装、建立秘密联络站,有力保障了党组织的运转。1945年,他在坚持斗争中不幸被捕,面对酷刑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年仅39岁。周鸿耀,生前曾任中共奉西区委委员兼区中队副队长,多次带队与日军作战。1945年6月,他在一场战斗中负伤,最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1岁,是壶潭烈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壶潭三杰’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周文元目光坚毅,“他们以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用热血铸就信仰丰碑,成为壶潭人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种。”
红色信仰
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自1991年起,周洪富开始义务清扫烈士墓,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反复叮嘱村民:“这项工作,绝不能断。”如今,这份守护已经成为壶潭人的共同行动。每年清明时节,陵园里人来人往,不仅有本村村民,还有来自周边地区的群众,他们或许素不相识,却不约而同地拿起扫帚,默默守护这片红色土地。
“这段路,周洪富老师走了30年,现在轮到我了。”清晨的烈士陵园里,周友云俯身轻轻擦拭墓碑上烈士的名字。晨露未晞,阳光映在他花白的鬓角上。自五年前接棒周洪富为烈士扫墓,他便成了这里新的守陵人。五年来,他每天清晨都会来这里看看,这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融入血脉的执念。周友云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扫下去。”
周洪富的儿子周海波应声承诺:“等我退休之后,老一辈干不动了,我就回来接上。这个传统,必须一代一代传下去。”
红色基因
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近年来,壶潭村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构建起“一馆两线三中心”的红色党建教育体系,将四明特委旧址、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亭等重要纪念点串联成线,打造出完整的红色旅游环线。每年清明前后,前来祭扫和参观的团队络绎不绝,单日最高接待量近300人次。这里,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课堂。
“红色精神不应只停留在历史书里,更要走进现实、融入生活。”周文元表示,村里正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农业,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ZJEG_RSS.content.end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