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 陕西-汉中-汉台区 | 发布日期: | 2025年9月18日 |
(记者 李佩蓉 通讯员 张作文)“大家伙一直都很关心秸秆处理问题,今天我就把咱街道办秸秆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的‘明白账’报给大家!”在汉台区七里街道办事处举办的“民生实事报账会”上,办事处副主任何磊手指大屏幕上的实景图,一边展示秸秆集中处理点的建设细节,一边向群众细致讲解项目进展。
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一阵议论声。
“秸秆能集中处理是好事,但让咱农民自己拉去处理点,可能会增加成本,有没有人来地里上门回收?”田家庙村村民钱玉芹率先举手,话筒一拿到手就抛出了大伙最关心的问题。
面对提问,何磊立刻回应:“咱们已经成立了七礼万洁服务有限公司,各村(社区)都设了堆放转运点,大家只要联系村(社区)干部,就能帮忙把秸秆拉到点位。后续我们还会调研引进饲料加工、食用菌栽培这些技术,既要让秸秆绿色处理,更要让大伙靠着‘变废为宝’多增收!”一番实在话,让村民们频频点头。
这样直面问题的互动场景,正是汉台区“民生实事报账会”的鲜明特点。作为今年汉台区人大常委会将学习教育成果与人大工作有机结合的创新举措,这一做法旨在通过“群众当考官,干部现场答”的形式,推动民生项目从“纸上规划”走向“落地见效”。不同于以往单向的工作汇报,要想真正得到群众认可,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还得让群众听得懂、看得明。
在该区武乡镇的报账会现场,肖寨村民罗照华一开口就直奔要害:“咱村搞的集体经济项目,咋样才能保证不赔钱,还能给大伙带来实惠?”
“之前确实有项目亏了钱,镇政府专门复盘过问题根源。”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陈柏融没有回避问题,当场亮出整改办法,“现在所有产业项目投资,不再是简单入股分红就完事,而是通过联建模式,让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把大伙的利益先保住、守扎实!”
“民生实事报账会”上,不仅项目进度讲得明,每一个项目从征集意见,镇人代会票决、街道居民议事代表会议票选,到人大全过程监督的流程,都摆到了台面上。
这样接地气的报账,让群众频频点头。“以前不知道政府的钱花在哪,现在账算得清清楚楚,咱还能当场提意见,我们成了‘当家人’!”在武乡镇的报账会现场,一位村民的感慨,说出了大伙的心声。
“满意请划‘√’,不满意直接填,结果当场算、当场念!”报账和提问环节结束后,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票》,从“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中勾选。测评全程公开计票,结果纳入镇街年度考核,若不满意率超30%,项目需限期整改。
“以前干工作是‘自己说干得好’,现在是‘群众评好不好’,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实事办实。”老君镇水利工作站干部朱小军对此深有感触。此前面对付庙村村民罗继红关于水价的连环提问,他从水费标准依据、老旧管网更新,到互联网智能水表安装、水质取样检测,足足讲了10多分钟,直到群众点头说“听明白了”才结束。
“‘民生实事报账会’就像一场大考,平时工作不扎实,现场根本下不来台!”朱小军说。
为了让民生实事真正办在群众心坎上,汉台区人大常委会还指导各镇(街道)建立起报账会“意见清单—督办台账—结果反馈”闭环机制,就算是没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镇街也会逐一研究、妥善解决,不让群众的声音“石沉大海”。
从今年5月开始,该区已在15个镇(街道)全面开展“民生实事报账会”,共向群众现场报告2024年度实施的镇(街道)民生实事项目85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来自村(社区)的近4000余名群众参加,群众测评平均满意率达98.3%,形成了“民生直达、民事民议、民生共管”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保障机制。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把好‘真报、真听、真评、真改’四道关,不断优化报账流程,让‘民生实事报账会’从‘创新做法’变成‘制度常态’,在全区各镇(街道)推开来、落下去,真正让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暖到群众心里。”汉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苏烨说。
公开通用来源 end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