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四川-南充-顺庆区 | 发布日期: | 2025年9月26日 |
当“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新风尚,“演出经济”的杠杆效应与溢出效应持续放大,成为点燃城市文旅活力的关键引擎。如何让音乐狂欢突破舞台边界,实现“曲终人不散”,进一步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潜力?近日,在南充大学城举办的华夏之音“三国之源·潮起顺庆”群星演唱会给出了答案。
演唱会以非遗美食集市、特色文创展销延伸消费场景,用公交接驳优化出行体验,借“票根享优惠”联动景区与商户,成功将一场演出转化为撬动全域文旅消费的支点,让观众从“为歌而来”深度转变为“为城停留”,在嘉陵江畔的璀璨夜色中,书写出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
以“文化+消费”释放城市活力
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120米长的舞台、配备超2000平方米的巨型屏显……9月19日晚,华夏之音“三国之源·潮起顺庆”群星演唱会举行,场地与舞台配置尽显“大手笔”,17个标准足球场大的规模刷新了全国拼盘式户外演出场地纪录。
演唱会以“三国之源”为文化内核,开场视频《关于顺庆这座城》通过光影技术展现西山、清晖阁等城市地标,将厚重的三国文化与嘉陵江的现代活力巧妙融合。现场设置的非遗美食集市汇聚川北凉粉、顺庆米粉等特色小吃,搭配三国主题文创产品,让观众流连忘返。明星互动环节中,张信哲动情表示“经纪人是南充人,来这儿像回家”,陈慧琳点赞顺庆“宜居宜游”,程响称“来了顺庆舍不得走”,进一步拉近了城市与观众的情感距离。
“为了见张信哲一面,我特意从重庆坐动车过来,没想到不仅追了星,还爱上了顺庆!”看完演唱会后,来自重庆的观众陈豹仍沉浸在激动中,手里紧紧攥着与偶像表演时同框的照片。
作为张信哲的粉丝,陈豹此前总为“追星要跑北上广深”发愁,这次在社交平台刷到顺庆演唱会的消息,看到票价最低只要188元,当即买了票。“出发前我还担心场地太大看不清,到了才发现场地规划得特别好,舞台搭配超大屏显,连阿哲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当《爱如潮水》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齐声合唱的氛围太震撼了。”陈豹兴奋地说。
来自陕西西安的情侣小林和小徐,则是冲着陈慧琳而来。“我们提前两天就到了顺庆,先去逛了万卷楼,听了陈寿著《三国志》的故事,还吃了顺庆米粉。”小林笑着说,演唱会当天,他们在非遗美食集市又尝了川北凉粉,买了三国主题文创书签,打算作为这次旅行的纪念。“顺庆让我们圆了‘追星梦’,收获了文化体验与烟火温情,还有好吃的美食和丰富的景点,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数据是衡量演唱会成效最直观的体现。此次演唱会约4.6万名观众到场,其中53%来自本地、41%来自川内其他市州、6%来自外省。票房收入共计约1700万元,带动周边综合消费约1.7亿元。社交媒体上,张信哲、陈慧琳等明星与观众互动的片段多次登上热搜,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网友们通过图文、视频分享观演体验,既传递了演唱会的精彩瞬间,也让顺庆的城市风貌、文化特色被更多人知晓,进一步扩大了顺庆的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后续文旅发展积累了良好口碑。
以“全链条保障”护航观演体验
一场演唱会的有序运转,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保障托底。为应对瞬时人流车流,顺庆区组建了由2600人组成的保障团队,投入150余辆公交接驳车(含32辆应急车),开通7条跨区专线与2条区间接驳线,实现“停车即上车”的无缝衔接;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联动值守,设置18个应急出口和AED急救点,确保观众全程“零事故”;环卫部门增派保洁力量,散场后1小时内完成场地清理。“全链条、多维度”的保障模式,推动了顺庆大型公共文化活动从“安全有序”向“安全、便捷、有温度”的更高品质迈进,成为展现顺庆城市治理能力与文化活力的重要窗口。
如今,跨城观演正成为一种新兴潮流。“从市区过来只花了20分钟,下车走50米就到入口,比自己开车找停车位方便多了!”来自阆中市的观众赵先生,带着父母和孩子刚走下接驳车,就被志愿者引导至绿色通道,“考虑到我们带了老人小孩,还特意优先安排乘车,特别贴心。”
这份高效有序的背后,是未雨绸缪的周密筹备。早在演唱会启动之初,顺庆区委、区政府便多次召开协调会,针对交通疏导、安全保障、环境维护等关键环节反复研讨,制定详尽方案,还通过多轮模拟演练优化流程。“我们专门组建了综合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各区域人流车流数据。一旦发现某个接驳站点出现拥堵,指挥中心会立即调度应急车辆前往分流,确保交通顺畅。”顺庆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观众入场到离场,保障团队全程“无缝衔接”,用细致入微的服务筑牢安全防线。
“演唱会开始之前,我特意做好了‘堵车预案’,没想到散场后跟着志愿者的指引走,才5分钟就到了接驳车站点!”观众小吴一边出示手机里的接驳车时刻表,一边笑着说,“上车后不到10分钟就驶离了核心区域,全程不用慌不用挤,同行的朋友纷纷感慨顺庆安排得太周到了。这种观演体验,比看演唱会本身还让人惊喜!”
“观众的体验感,直接决定着演唱会的口碑。从入场、观演到离场,我们在全流程都做了精细化设计,就是要让每一位观众都能舒心享受这场盛宴。”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梁均介绍。此次参与服务的360余名“微笑果城”志愿者,早在演唱会启幕前几日便接受了岗前培训,内容涵盖观众投诉处理、走失人员协助、特殊群体引导等10余个服务模块,确保具备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专业能力。
“通过岗前动员,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团队的协作意识与服务标准。这是顺庆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品牌化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的生动展示。”顺庆区委社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者们用真诚微笑与细致服务,为演唱会安全有序保驾护航,让“微笑果城”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向外界展现了顺庆的青春风采与人文温度。
以“演出+文旅”激活消费长效力
“短期靠流量,长期靠留量”,这句话在顺庆此次群星演唱会上得到了生动印证。一场汇聚约4.6万名观众的文化盛宴,为顺庆带来了巨大流量,同时也考验着城市将瞬时热度转化为长效吸引力的能力。在很多人固有的认知里,看演唱会或许只是“买张票、看场秀”的单向行为,但顺庆却通过“演出场景+城市特色”的深度绑定,让观众的“顺便逛逛”变成了“深度体验”。
“以前觉得看演唱会就是买张票,现在才发现,这是给城市交了一笔‘快乐基金’。”刚结束行程的观众张勇算了一笔账,他的消费账单里除了188元的门票,还有两晚酒店住宿、三顿当地特色餐,再加上一次夜游嘉陵江,花费足足是门票的3倍。“本来计划看完演唱会就走,结果逛了万卷楼、尝了非遗美食,还在嘉陵江边吹了晚风,顺庆的慢生活太让人上瘾了,下次要带家人再来。”张勇笑着说。
张勇的“额外消费”并非偶然。早在演唱会筹备阶段,区商务局就联动餐饮、住宿等商家,将“三国文化”“非遗美食”“嘉陵江风光”等城市核心资源与演出场景紧密串联,推出“票根福利”。观众凭票可享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住宿折扣,直接降低“观演后消费”门槛,同时设计“演唱会+文旅”精品路线,把罗瑞卿故居、清晖阁、西山风景区等景点打包整合,满足观众“一站式打卡”需求。此外,还在演唱会现场设置非遗美食集市,让观众候场时就能直观感受顺庆饮食文化。这些举措,让看演唱会从单一活动,延伸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城市体验。
“一场演唱会的灯光会熄灭,但城市的吸引力不会随之褪色。大型演出只是城市文旅的‘引流入口’,真正能留住观众的,是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与服务温度。只有持续做好‘演出+文旅’文章,才能让观众来了还想再来,城市就能在‘流量时代’收获长久的‘留量价值’。”区文广旅局副局长鲜伟平表示,将以此次演唱会为契机,紧扣“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核心支撑”的目标定位,持续夯实文旅发展基础,系统谋划“三国之源·潮起顺庆”文旅品牌建设,推出更多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潮流的活动,让演唱会带来的短暂“流量狂欢”,转化为观众对顺庆城市魅力、文化底蕴的长久认可,为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