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以茶为径 烹出银发共富“香茗”

2025-09-19 浙江--
所在地区: 浙江--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19日
建设快讯正文
ZJEG_RSS.content.begin

如何让乡村的“银发力量”握住茶枝、端稳“共富碗”,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享”的双向奔赴?近日,一场聚焦“以茶为径,推动银发群体共富产业发展”的专题协商会在龙溪乡召开。龙溪乡、举水乡、岭头乡的委员履职小组成员,乡镇干部、茶企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一同为银发群体融入茶产业、促进共同富裕建言献策。

15748027762628.jpg

“目前银发群体参与茶产业,还存在几道‘坎’。”协商会伊始,龙溪乡党委书记沈毅率先“揭短”,细数当前发展中的难题。随后,举水乡与岭头乡主要负责人也分别汇报了各自乡镇银发群体参与茶产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挑战,尤其在采茶、制茶、销售及茶文旅服务等环节中存在的机制短板与收益瓶颈问题较为突出。

“要让茶产业‘串’起更多业态,给银发群体搭更多‘舞台’!”县政协委员、县职高教师吴林永建议,茶产业不能只停留在“种茶、采茶、卖茶”的传统模式,要推动其与农业、工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产业深度“牵手”,提升“茶旅融合”,同时加强康养服务、绿色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为银发群体参与三产融合提供更多发展路径。

县政协委员、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吴韦春认为,当前传统制茶方式效率偏低、工艺稳定性不足,建议充分挖掘野茶资源,着力打造高端特色品牌,并可通过校企合作提升银发群体的专业技能与市场竞争力。同时,需重视银发群体的健康保障与服务配套,建议设立应急驿站,切实防范老年劳动者的健康风险。

“作为茶企,我们最懂一线的需求!”茶企代表吴远付从行业实践出发,说出了自己的期盼。他呼吁,一方面要加大茶产业人才挖掘与培养力度,尤其是针对有经验的老年茶农,要让他们的“老手艺” 得到传承与认可;另一方面,要加快茶园主干道路硬化、护栏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路好走了,老人才敢去采茶,我们也能放心用工”。

与会部门纷纷回应称,将进一步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银发群体茶技培训、完善后勤保障,探索品牌建设与科技赋能,实现茶文化传承与银发增收的双向“奔赴”,让每一片茶叶都能承载起银发群体的希望,烹煮出乡村共富的醇香“好茶”。

ZJEG_RSS.content.end 查不全的图片内容附件请点击此链接查看http://www.zjqy.gov.cn/art/2025/9/19/art_1229356029_58971819.html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