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高标准农田里渠相通、路相连,灌溉也方便,今年我家1000亩小麦亩产量比去年多了近200斤!”站在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韩万宝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这既是阿勒泰市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阿勒泰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鲜活注脚。
今年以来,阿勒泰市立足资源禀赋、锚定发展目标,紧跟改革发展步伐,用一项项扎实举措、一组组亮眼数据,将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让阿勒泰市的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产业沃土育新机 奋进金山添动能
“今年家里养了1000头肉牛,政府不仅给了养殖补贴,还经常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防疫和饲养技术,收入增长了不少!”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克孜勒希力克村村民王建民给记者算起了“增收账”。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离不开国家和自治区对畜牧业发展的持续扶持,更凝聚着阿勒泰市推动产业升级、带动群众增收的不懈努力。
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阿勒泰市始终把夯实农业基础、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放在突出位置。今年,阿勒泰市超额完成粮油约束性指标种植任务,播种面积稳定在100.31万亩以上,为粮食安全筑牢“压舱石”。回望70年,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阿勒泰市农业发展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如今,针对肉牛肉羊及奶产业发展,阿勒泰市精准落实自治区相关政策措施,争取补贴1632.52万元,成功申报自治区肉牛增量提质试点市,牲畜出栏量达13.98万头(只),同比增长26.72%,让农牧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以产业兴旺的丰硕成果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
“我们牢牢把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机遇,投入了2066万元地勘资金,重点围绕石英、铜、铁、地热等优势资源开展勘探,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力争实现高质量的找矿新突破。”阿勒泰市自然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哈赛提·白布特说。阿勒泰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紧抓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机遇,有序完成采(探)矿权出让4宗,出让收益14752.88万元,为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奋勇争先。
旅游业更是阿勒泰市的“金字招牌”。“这几年文旅街区越来越有特色,阿禾公路通车后,夏天游客激增,酒店根本不愁客源,今年1—8月收入比去年涨了快七成!”某酒店经营者赵伟说。70年来,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声名远播引客来”,阿勒泰市旅游业的崛起,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边疆开放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阿勒泰市充分释放旅游产业高附加、强关联优势,建成投用四大特色文旅街区,旅游地产土地出让达2.5235亿元,同比增长202.33%,亩均最高单价达323.61万元,溢价率达183.40%,一举打破当地土地出让单价最高纪录。1—8月,阿勒泰市接待游客1102.8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08.4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64.53%、71.84%,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
建设新风拂边城 活力金山拓空间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现在不仅修平整了,还加装了路灯,晚上出门也安全多了!”看着家门口焕然一新的道路,阿勒泰市解放路街道居民王丽说。70年来,从“土路泥泞”到“柏油通衢”,从“照明短缺”到“灯火璀璨”,阿勒泰市城市建设的每一处变化,都离不开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投入。如今,阿勒泰市紧盯“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机遇,大抓项目建设,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为推动项目快建设、早见效,阿勒泰市创新采用“挂图作战”“红黄绿”三色预警法,落实县级领导重点项目包联和征收包联制度,推动西岭变110千伏、红墩片区热源点等66个新建及续建项目按期开(复)工建设,城市发展的“骨架”不断舒展。这份亮眼的“建设答卷”,既是阿勒泰市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真实写照,更是对自治区70年发展成就的有力呼应。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我们今年接待了不少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独角兽企业考察,1—8月达成意向合作企业31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75亿元!”阿勒泰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武晓燕介绍,今年累计接待意向投资企业83批次,考察量增幅达400%。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阿勒泰市的发展潜力,纷纷前来投资兴业,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自治区扩大开放、吸引投资的大格局中展现阿勒泰担当。
在城乡建设中,阿勒泰市坚持地市一体、城乡一体,持续推动城市垃圾填埋场、红墩路热源点、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等建设项目,如期完成11个老旧小区改造,免费开放停车位13571个,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我们小区建成很多年,基础设施设备都老化了,大家一直盼着能够进行改造。今年小区改造后环境好了,出门就能找到停车位,晚上还能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日子越过越舒心!”家住改造后的安居小区居民杜卓然说。目前,阿勒泰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公园城市雏形初步显现,一幅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共融暖阳润民心 幸福金山增福祉
“以前孩子上学,总担心教学质量,现在学校加入了‘联盟校’,还和乌鲁木齐的优质学校合作,老师经常去培训,孩子学习成绩进步明显!”阿勒泰市中心小学学生家长陈静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阿勒泰市依托“联盟校”“集团校”教育模式,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签订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和友好学校协议,投入专项资金,提升完善3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基础设施,聘请16名银龄教师补充教学力量,让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求学梦想。
“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看专家,医护人员很有耐心,也很热情,医保还能直接结算,太方便了!”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克孜勒乌英克村村民加那尔·木哈买提说。阿勒泰市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就诊人数由13.6万人次提高至18.11万人次,同比增长33.21%。同时,创新开展“健康细胞工程”,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5.79%,同比提高13.9%,全市所有村(社区)医保联网结算实现全覆盖,让各族群众看病更省心、更安心,切实感受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安全网”。“我今年65岁了,参加了全民基本养老保险,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养老金,生活有保障,心里特别踏实!”阿勒泰市恰秀街道克兰社区居民哈力木拉提?马合木提说。目前,阿勒泰市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81%,同时依托6个日间照料中心和11家农村幸福大(小)院,让2029名60岁以上老人实现“老有所依”,67名特困人员实现集中供养,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让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前我一直没找到稳定工作,家里经济压力挺大的,多亏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驿站的帮助,帮我找到了物业管理员的工作,现在每月能挣4000多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市民杨勇说。今年以来,阿勒泰市打造标准化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驿站,累计实现新增就业3059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9374人次,为灵活就业人员及吸纳就业企业发放社保补贴841.42万元。同时,持续抓好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工作,实现脱贫人口稳岗就业149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58.41万元,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70年风雨兼程,见证边疆巨变;70年春华秋实,书写发展华章。如今,行走在阿勒泰市的大街小巷,产业发展热气腾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改善温暖人心。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阿勒泰市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怀揣对党的感恩之情、对时代的奋进之志,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贡献阿勒泰力量!(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玲 通讯员 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