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隆镇,一场为干部“充电赋能”的素质革命正悄然进行。“提素能、促发展”干部大讲堂如一个活力涌动的“练兵场”,在这里,理论的种子落入实践的土壤,正催生出担当作为的茁壮新芽。
讲堂之上,春风化雨。平利县委党校的老师们巧妙地将精深的理论“翻译”成家常话、身边事。那些关乎政策方针的宏大叙事,被拆解成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的生动注脚,如同拨云见日,让年轻干部们眼前一亮。“心里透亮多了!”镇干部陈帮文感叹道,他将带着这份“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
这方讲堂,精准滴灌。它直指干部的能力“痛点”:从破解宣传稿写作的“重点迷雾”,到填补农业知识的“技能洼地”;从化解群众矛盾时的“词穷时刻”,到拉近干群关系的“情感距离”。课程设置采用“专题授课+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的多元模式,推动干部在“学中练、练中悟”,将知识真正转化为破题攻坚的“硬实力”。
最新一期的讲堂聚焦短视频拍摄。讲授老师徐洪柯举起手机现场教学:“别总拍‘大头照’式的会议”,她演示着推、摇等运镜技巧,“让画面自己讲故事。”课后,干部余伟洁跃跃欲试,想用新学的镜头语言,为小镇的环境整治成果拍一部宣传片,让美丽兴隆被更多人“看见”。
近年来,兴隆镇在干部培养上持续发力,坚持“请进来”传经送宝与“走出去”取经问道双轨并行。这场能力提升的“马拉松”,正将培训成效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劲动能,让“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成为每个人的鲜明标签。兴隆镇党委书记吴庆表示,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持续升级干部大讲堂,创新导师帮带机制,护航“青苗”茁壮成长,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兴隆蔚然成风。
| 责任编辑:卢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