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凝聚合力,构建重点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加强项目全周期服务、全链条监管,推动项目加速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抓好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能力。济南局深化业务融合,成立服务保障重点任务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专班集中办公,区县(功能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明确专人联络,建立健全市区县(功能区)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专班突出统筹作用,对内贯通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服务项目路径,对外衔接相关市直部门及区县政府,对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安排专人负责、靠前服务。
抓好要素供给,提高保障水平。济南局持续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统筹做好项目要素供给保障工作。在项目审批阶段,该局积极推进项目供地前联合策划审查、公示,供地后可一次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压缩办理时限12天;在土地征收阶段,该局合并用地用林用草同类材料及土地踏勘、林地查验等任务,减少3个征地审核环节,审批时间缩短40%。此外,该局创新推出“用地清单制”,缩短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节省用地成本约3万元/亩。
抓好信息运用,深化数字赋能。2024年2月,济南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统一数据平台,实现项目审批、要素配置、建设进度、问题协调等关键信息的实时汇聚与无缝流转。济南局与市发展改革委建立协作机制,打通业务数据归集推送途径,确保规划土地要素数据及时共享。
抓好闭环管理,高效解决问题。济南局建立“集中建账—实时转办—专题研究—高效反馈—定期督办”闭环管理机制,累计收集项目诉求1500余条,分类建立台账,增强工作实施的精准度。针对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用地报批难点、堵点,召开 20余次工作推进会,对规划调整、用地指标、耕地占补等工作事项逐一分析研判,在90天内顺利完成1.63万亩征地组卷和市级审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