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江西-宜春- | 发布日期: | 2025年10月23日 |
金秋十月,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金瑞镇下苑村的晚稻进入成熟季,村民李金生指着稻田说:“我们耕种前都用‘宜耕码’查询过,哪块地能种粮食,哪块地能种经济作物,一清二楚。”
“宜耕码”由宜春市自然资源局、江西省耕地保护研究中心联合研发,是宜春市推动耕地保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构建起“查询—宣传—监管”闭环,为用地主体提供高效服务,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用地行为发生。
公众可通过“宜春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登录“宜耕码”,框选查询范围后一键查询所选地块信息,有助于减少违法风险和经济损失,避免建房、挖塘、种树等行为触碰耕地红线。
此前,胡先生计划建一个石蛙养殖基地,选址时曾中意一块地,后经“宜耕码”查询,发现该地块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无法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通过“宜耕码”的“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叠加功能,他很快筛选出一块备选地,最终成功选址并获批。
“‘宜耕码’上线前,群众和企业在用地选址时,对一般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了解得不全面、不准确。”宜春局耕地保护科科长温为海说,2024年8月“宜耕码”上线以来,使用量达16.4万余人次,受到广泛好评。
过去,如果要选一块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工作人员实地勘察,整个流程甚至要花数月时间。“宜耕码”上线后,工作人员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便能知晓地块的相关信息。
“使用‘宜耕码’可快速查询农户用地是否触碰了红线,能及时制止涉嫌违法行为。”丰城市同田乡肖家村党支部书记肖荣辉说。同时,依托“宜耕码”,可以更高效完成耕地日常监管、项目用地选址和涉耕用地用矿审批等工作。
据介绍,“宜耕码”以“天地图”为底图,涵盖一般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类用地控制线数据,并与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实时联动,通过信息透明化、监管前置化、共治社会化、决策智能化,重构了耕地保护的管理逻辑。
“宜耕码”以技术创新破解传统管理瓶颈,推动耕地保护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变,显著提升了耕地保护管理水平,实现了精准化管理。此外,“宜耕码”成了当地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法规的重要阵地,推动耕地保护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预防”转变。
如今,公众通过“宜耕码”能清楚了解耕地性质,一旦发现疑似违规违法用地行为,就会向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反映。“‘宜耕码’上线后,已接到相关举报电话20余次。”宜春局执法监督科科长黄苍松说。
“‘宜耕码’以‘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模式为核心,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守护耕地,构建起‘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保护网络,为耕地保护工作注入了新动能。”宜春局副局长聂伯武说。(方正飞 杨宇菲 叶蔚青)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