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中国气象报评论:开拓金融气象“新蓝海”

2025-10-31 上海--
所在地区: 上海--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31日
建设快讯正文

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走进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及上海金融气象创新中心,扑面而来的不仅是金融市场的澎湃活力,更有气象要素与金融交织融合的创新脉动。从精细化气象指数赋能资产定价,到天气衍生品助力风险管理,再到气候信息披露引导绿色投资,一幅以新质生产力开拓金融气象“新蓝海”的壮阔图景正在展开。

10月30日,金融气象服务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会前,与会者调研上述场所,实地感受金融与气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金融与气象,看似毫不相干,实则存在深度关联。极端天气频发直接影响农业、能源、交通等实体产业,进而传导至金融市场波动;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风险,更关乎经济结构转型与金融体系稳定。

在上海,记者不仅看到了认知向行动的转化:构建多维度、高标准的中国金融气象系列指数,为证券期货市场提供更精细的风险评估工具;创新天气指数保险、巨灾保险模式,为实体经济构筑防火墙;探索绿色投融资机制,引导资本流向气候友好型项目……更深刻意识到:“气象*金融”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要素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集中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向创新要动能、以融合促发展的核心特质。

发展金融气象服务,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驱动要素重构。传统金融风险管理多聚焦市场、信用等领域,而对气候风险的量化和管理能力相对薄弱。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趋成熟,气象要素得以更精准地转化为金融参数,实现对气候风险的测量、定价、对冲。

金融气象这片“新蓝海”前景光明,但还需破解诸多难题——清晰的标准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合理的风险定价机制,都是其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鼓励更多机构参与产品研发和市场建设,同时强化跨部门协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金融气象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