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美国气象学家詹姆斯?珀多姆:“中国推动气象卫星数据全球应用堪称典范”

2025-11-02 北京--
所在地区: 北京--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2日
建设快讯正文

在气象学与卫星遥感研究的前沿领域,美国气象学家詹姆斯?珀多姆(James Purdom)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前瞻性的视野,成为国际公认的权威专家。

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第15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会(AOMSUC)暨2025年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大会上,与詹姆斯?珀多姆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谈及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他的言语中满是深深的敬意与感动:“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密友好的关系,这份情谊我极为珍视。在中国气象局,我有很多的好朋友。”

中国风云气象卫星:与全球共享成果

在詹姆斯?珀多姆看来,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观测系统之一。他特别指出,中国是首个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部署搭载高光谱红外探测仪气象卫星的国家,这将显著提升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能力,为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提供宝贵数据,提高台风路径、降水量和风暴潮的预测精准度。

“中国气象局在推动气象卫星数据全球应用方面,堪称典范。”他高度评价。

作为中国气象局的长期合作伙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詹姆斯?珀多姆积极参与风云气象卫星计划,持续提出前瞻性建议,助力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稳步向前,服务全球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全球气象观测中作出了关键贡献,特别是成功发射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填补了气象卫星黎明和黄昏时段的观测空白。”詹姆斯?珀多姆认为,该卫星为全球大气温度探测和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提供了关键资料,惠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詹姆斯?珀多姆还生动描绘道:“每当中国家庭打开电视,动态卫星云图便映入眼帘。普通观众即使不懂卫星技术,也能轻松‘读懂’云图中云层的移动轨迹、台风的行进方向和风暴的强度。”

亚洲大洋洲卫星合作:如何守护地球“生命线”?

谈及AOMSUC,詹姆斯?珀多姆的眼神中闪烁出热情与自豪。15年前,当意识到亚洲大洋洲区域在气象卫星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协作需求时,由中国气象局倡议,各方推动了这一平台的建立,连接起亚洲大洋洲区域的卫星运营商与用户。首届AOMSUC正是在北京举办。

如今,AOMSUC已成为区域内气象卫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每年吸引着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与其中。

詹姆斯?珀多姆曾担任第1届至13届AOMSUC主席,见证了这一平台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枝繁叶茂。

他特别提到,AOMSUC在促进区域内气象卫星数据共享与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各国能够携手应对自然灾害,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水涨船高。”他说,当大家共同提升能力时,各方都会从中受益。

“如果我们促进了亚洲大洋洲区域各方能力的提升,就能为全球各地的民众提供帮助。”他对未来区域合作发挥更大成效充满信心。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共同使命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詹姆斯?珀多姆情绪变得有些激动。“气候变化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海水入侵小岛国、农作物减产、极端天气频发……这些都不是‘相信’与否的问题,而是科学事实。”他直言不讳。

他认为,目前,卫星是唯一能够跨越不同空间尺度开展观测的工具。凭借统一校准的仪器,既能观测宏观大尺度、微观局部尺度,也能实现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必须将其他辅助数据集与卫星数据融合,发挥更大效用。”

中国和亚洲大洋洲区域的许多国家,已率先行动,这点让他尤为赞赏。他特别倡议:“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化石能源,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辛立世、咸迪、邓香平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刘淑乔?责任编辑:张林)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