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这么负责,我公公这笔养老保险费,恐怕真的要放弃了。”近日,万安县社保中心收到一面来自窑头镇夏坪村村民张女士寄来的锦旗。锦旗背后,是一个由“一通始终打不通的电话”引出的暖心故事——一场跨越江西与湖北两地的社保转移接力,悄然温暖了一个家庭的心。
故事始于(略)年6月。夏坪村的陈某来到万安县社保中心,希望将自己在湖北恩施的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万安。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他通过手机顺利提交了申请。然而,流程却在湖北端“卡住”了——恩施社保经办机构在审核时发现,需通过核对陈某的户口本信息来完善账户类型,因而拒绝了申请,并多次尝试拨打他预留的电话。谁知,这个号码却始终无人接听。
一边是必须严格遵循的办事流程,一边是“失联”的申请人,跨省社保转移陷入两难。无奈之下,恩施社保中心向万安县社保中心发出了协办请求。一场寻人接力,就此启动。
“电话打不通,我们就换条路走!”接到协办请求后,万安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工作人员迅速联系负责居民养老保险的同事,借助他们与基层紧密的联系,一个电话打到了夏坪村委会。了解情况后,村委干部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很快找到了陈某的儿媳妇张女士的联系方式。
一条关键的沟通桥梁,在县、乡、村三级的暖心接力中,悄然架起。
“我们本来都不抱希望了……”接到社保中心的电话,张女士既意外又感动。原来,陈某提交申请后迟迟没有回音,家人也不懂如何查询进度,甚至已做好放弃异地社保账户的准备。张女士立即带着户口本赶到社保中心。这一次,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系统,直接向湖北恩施发送了联系函,并同步传送清晰的户口本影像资料。全程由工作人员“代跑腿”,数据在云端高效流转,群众无需奔波。
(略)年8月,陈某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终于圆满办结。
事情虽小,却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养老钱”,更温暖了人心。尽管工作人员一再谦辞:(略)
这面锦旗,不仅仅是一次业务的顺利办结,更是万安县社保中心践行“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宗旨和“暖心人社”服务品牌的生动写照。它见证了——
从“坐等审批”到“主动破局”的服务理念之变;
从“单打独斗”到“多方联动”的协同机制之效;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服务模式之新。
一通曾经“打不通”的电话,最终连接起一座跨省服务的暖心桥。万安社保人用责任与行动证明:(略)